浅析TYPE-C母座规范制定和运用的历程
TYPE-C母座现在已经成为了电子行业广泛运用的接口,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发展历史。自2008年11月12日推出USB3.0之后,USB接口可以达到5Gbps高速传输效能,经过5年的进一步研究,USB IF协会在2013年1月正式推出USB3.0增强版(即USB 3.1),该版本具有非常良好的传输速度和供电能力,解决了传统USB接口的众多问题。在2013年12月USB IF协会正式宣布USB 3.1的诞生,世界各企业也开始研究此接口标准,自此带有TYPE-C母座的电子设备陆续问世。
在USB 3.1诞生初期,人们设计TYPE-C母座时并未考虑到今天移动计算时代的使用需求,只用于固定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。由于国外科学技术比较发达,美国微软等公司研究C型USB接口的时间较早,成就也相对较大。早在2015年时美国苹果公司就将TYPE-C母座运用到了MacBook上,只是出于经济利益等原因该接口未能普遍运用,而是普遍运用了Lightning接口。
国际上其他手机生产商发现了TYPE-C母座的实际作用比Lightning接口更强,所以开始着手研究该接口,且获得了很大的进展。别看C型USB接口尺寸小,但它的设计非常复杂,如果将其运用于手机必须要解决很多兼容性的问题。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,TYPE-C母座在手机中的应用技术变得非常成熟。现在不仅仅只有手机,还有很多移动电子设备也都采用了C型USB接口。随着5G时代的到来,此接口在电子行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。
上一条: TYPE-C母座工作流程的讲解
相关新闻
- TYPE-C的发展和传输速度
- TYPE-C接口规范要求祥解
- TYPE-C防水母座的规格特点
- 防水TYPE-C技术要点
- 常见TYPE-C母座的封装工艺
- TYPE-C连接器的参数规格
- TYPE-C厂家的工艺特点
- 快充连接器与充电头的关系
- TYPE-C快充的工作原理
- TYPE-C贴片功能介绍
- TYPE-C母座工作流程的讲解
- 浅析TYPE-C引脚的功能分配
- TYPE-C连接器的描述
- 如何优化TYPE-C母座
- 浅析TYPE-C母座的机械性能和环境要求
- 关于TYPE-C连接器TDR阻抗的描述
- TYPE-C连接器信号完整性研究常用的激励源
- 如何优化TYPE-C连接器的引脚和导电触片
- 如何减小TYPE-C连接器信号完整性测试误差
- USB Type-C接口的定义